原标题: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变革浇灌“技术之花”
新华社北京6月10日电 《中国证券报》10日刊发素材《老国企焕发新活力 变革浇灌“技术之花”》。素材称,中国证券报记者近日来到本钢南芬露天矿、中国海油秦皇岛32-6智慧油田 、政府电投河南电力有限公司沁阳发电分公司,见证了老国企通过变革创新正焕发出新活力 ,bbm蓝莓外汇平台怎么样绽放“技术之花”。
露天矿山 释放重组红利
占地总面积20.91平方公里,采场空间南北长3500余米 ,东西宽1750米,高差600米……从山间俯瞰 ,位于辽宁省本溪市南芬区的南芬露天矿气势磅礴 ,这里不仅是亚洲最大的单体铁矿,也是本钢集团主要的原料基地,其出产的铁矿石因低磷低硫的独特禀赋,被称为“人参铁”。
南芬露天矿储量巨大,能有效对冲国际铁矿费用波动,是提高鞍钢 、本钢竞争力和作用力的关键保养。“矿山现保有储量约10亿吨 ,其中露天开采储量2.3亿吨,可开采至2037年 。bbm蓝莓交易平台2037年转入地下开采后,还有近8亿吨储量 。目前本钢51%以上的铁矿石出自这里。”南芬露天矿矿长李彬介绍。
在经过数道工序后 ,“人参铁”变成汽车用钢和家电用钢。走进本钢板材第三冷轧厂,一条条生产线正井然有序地运作 ,工人们在集控室对生产进行远程管控。该厂区能够供给国内最宽幅、最高强度汽车用冷轧板和最高强度汽车用热镀锌板。
2021年,鞍钢本钢重组完成,本钢成为鞍钢集团控股子公司。如今迈入重组后的第三个年头,变革红利连续释放 。
看业绩,AVA外汇交易2022年本钢集团完成利润总额10.2亿元,实现净利润4.89亿元。今年一季度,生产经营实现“开门红”,四大类7项指标(利润总额 、铁精矿 、生铁 、粗钢 、商品材、理财计划完成率 、可比价产值)均完成进度计划 。
看生产效率,如今本钢板材冷轧总厂艺人产线产能利用率达105%-125% ,汽车板产能提高27%,外板合格率提高19.60% 。历史上第一次跻身国际一流汽车(奔驰)生产供货商平台,冷轧抗氧化免涂层热压成型钢新产品试制成功 ,填补世界空白 。
看活力 ,“三项制度变革给了想干事、能干事、能干成事的职工更大平台。”本钢板材热连轧厂三热轧生产作业区一级技师郭鹏说,“比如,我徒弟是集团技术比武状元,通过此次三项制度变革竞聘到技术运维岗位,可以更好发挥他的长处。”
“一子落,全盘活 。”本钢集团党委书记 、董事长杨维以此形容鞍本重组后本钢集团的变革。杨维说 ,鞍本重组成为国企变革三年举措经典案例 ,不仅重塑了我国钢铁领域产业格局 ,而且涉及央企重组地方国企 、混合所有制变革、东北振兴等重大变革实践 ,探索出一条我国特大型国有钢铁公司重组变革新路径,本钢也因此彻底摆脱连续多年的被动局面 ,真正步入良性推动轨道 。
海上油田 推动智慧化改造
日月之行,若出其中 。星汉灿烂,若出其里 。广阔的福汇开户渤海不仅征服了文人墨客 ,还蕴藏了无穷的资源宝藏。
中国证券报记者搭乘直升机 ,从天津塘沽机场出发,经过40分钟飞行,海上油气平台便开展映入眼帘。在碧波万顷的渤海湾上,油气平台的黄色钢铁架构非常显眼 。
(资料图像 ,新华社发)
八腿十二桩的“海上钢铁城”———秦皇岛32-6CEPI平台足足有两个足球场大小,主要作用是应对从海底开采出来的原油 ,应对后的原油最后输送至渤海世纪号FPSO(浮式生产储卸油装置)进一步应对。
据秦皇岛32-6CEPI平台总监孙昊介绍 ,秦皇岛32-6油田位于渤海中部海域 ,是海上首个储量超亿吨的复杂河流相稠油油田 ,含油面积41.27平方公里,总储量2.08亿吨,下设CEPI、CEPJ及渤海世纪号三个运维中心,油田自2001年投产以来,连续22年稳产原油超150万吨以上。2023年油田产量方向为201万吨。
智慧化改造让拥有20多年开采历史的老油田焕发新生机。2021年10月 ,我国首个海上智慧油田建设项目———秦皇岛32-6智慧油田(一期)项目整体建成投用。平台有400多个智慧摄像头 ,26000多个数据采集点,24小时实时获取生产数据 ,每秒采集量多达10万余条,年数据量高达6TB。这些实时生产数据汇总形成大数据湖,实现预警诊断 、主动优化和辅助决策等智慧化运维。
除此之外,无人机和巡检机器人在油田日常工作中得到普遍软件。在秦皇岛32-6CEPI平台主配电间,巡检机器人能完成自动识别配电盘仪表情形、实时采集局部放电数据、监测有毒有害气体等工作 。
海上石油勘探开发生产技术日臻成熟,离不开变革带来的澎湃动力。中国海油党组宣传部副部长林建功介绍,中国海油变革三年举措实行计划共130项举措,涉及10个部分、45条具体使命和72项具体措施 。截至2022年10月底 ,所有变革使命全部完成。
增储上产这一中心使命有望取得新成效 。据中国海油天津分公司有关主管人预计,2023年全年原油产量3340万吨,继续保持年增产5%良好势头 ,力争再发现1个亿吨级油田。
火电机组 向变革要动力
长226米 、宽219米 ,为提升储煤量而采用单拱设计,沁阳发电分公司煤场内“黑色黄金”堆成数座小山,存煤量近38万吨,接近满仓,为接下来迎峰度夏做足准备 。
2015年 ,沁阳发电分公司2×100万千瓦机组工程由政府电投河南公司理财建设 ,是河南省和政府电投“十三五”核心火电建设项目 。但2021年沁阳发电分公司在投运后的第一个完整经营年度就亏损4.4亿元,2022年又亏损2.08亿元 。
机制不灵活、分配欠合理、老职工不满意、年轻人没激情……和多数旧有电力公司一样,暮气沉沉的公司亟待增活力、提效率。
变革犹如催化剂激活了公司推动新动能。一方面,在机构机构变革方面,公司运维“瘦身健体”增效能。“沁阳发电分公司实行机构机构瘦身,压减合并3个部门;实行中层干部瘦身,精简9人;实行运维人员瘦身,11名运维人员主动申请前往一线生产岗位。”沁阳发电分公司总经理乔永生说。
另一方面 ,发力薪酬制度变革 ,拉开薪资差距。“沁阳发电分公司设立健全公司利润与薪资联动 、差异化分配 、绩效包干和即时激励机制。变革后,同岗位薪资差距达1.5倍,不同岗位薪资最高差距达8倍。”乔永生介绍 。
并且 ,积极推动降本增效,增强推动内生动力。例如,沁阳发电汽轮机、发电机壳体均为特殊金属材质 ,需要专业防腐工艺,历年来在防腐这项工作上支出较大 。为节约生产成本,公司汽机班组自主学习汽轮机、发电机表面防腐工艺 ,反复实验摸索油漆配比,仅花费2万元就完成发电机刷漆,工作效果达到专业队伍标准,压降成本近3万元 ,公司按照增利金额的40%进行了奖励 。
此外 ,加快智慧化转型也是提高效率关键一环 。在智慧化验室,机器人正有条不紊地进行摇匀、开瓶 、取样 、称量、装样等流程。沁阳发电分公司燃料质检部智慧管控专工张严介绍,机器人化验可代替人员完成发热量、水灰、挥发分、全硫、元素解读等解读项目 ,每8小时可完成30对煤样的化验使命 ,是人工化验效率的2倍以上 。
一系列变革为公司带来推动红利 。今年1-4月 ,沁阳分公司累计盈利3638万元 ,同比减亏1.04亿元 ,创三年来同期盈利最高纪录 。(完)返回搜狐,查看更多
责任归纳:
留言/评论:◎欢迎参与讨论,请在这里发表您的看法、交流您的观点。